袖手旁观和冷漠,难道不是一个意思吗? 原霄霄

发布时间:2017-04-25 10:23:51

  近日,一则名为北京地铁男子辱骂推广扫码女孩的视频疯传网络。视频中,两个创业推广扫码女孩与一男子发生了争执,男子全程脏话不断,并抢走了其中一位姑娘的手机,甚至在地铁到站后,一把将她推出车外。事件发生后迅速引起了警方的注意,@平安北京次日发布通告称,已将17岁的嫌疑人张某查获。张某虽已就案,但关于他的惩罚远未停止,网友扒出张某的微博号,在微博评论下面大加鞭笞,迫于舆论压力,张某将微博随即清空。

  对于张某,网友近乎一边倒的呈现负面态度,毕竟该男子在公共场合下无视别人的尊严,并且以一种自以为极具正义感的方式对远比自己弱势的群体施加身体上的伤害实在算不上道德。正如高晓松所说:“是不是北京人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不是个人。”善恶自有相报,受到这样的惩罚也算是理所应当。

   比起加害者,笔者觉得,袖手旁观的乘客同样可怕。从视频中可以看出,这趟地铁几乎是坐满人,当张某与两位女孩起言语上的争执的时候,不时有乘客抬起头来看一眼,但随着争执愈演愈烈,乘客们却依然没有要阻拦的意思,而是继续若无其事的玩手机,直到最后,男子把女孩往地铁门外推,也依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大家就这样默默的做着低头族的本职工作。如此冷漠的人心让人心凉。

  或许大家认为,这座城市节奏太快,忙着做好自己的事情都来不及,哪有空去管别人。又或许觉得,如果我站出来,这个男子会不会对我也拳脚相加,出于自保,还是不要惹事的好。又或许,冷漠本身就是一副盔甲。

   相信大家还记得2015年淮南女大学生扶老太被讹事件,女大学生小袁骑车看见一老人倒地,老人受伤后她拨打了120,随后老人指认小袁撞了自己。

  关于事情真相到现在还没有定论,但它却引发了人们的反思:我们一直以来坚持弘扬的的传统美德——见义勇为可能要放在新的时代语境下来重新考量了。既然做好事也有风险,那么保险起见,还是玩手机的好。于是,冷漠变成了现代社交关系的保护色,我们也就习惯了袖手旁观,习惯了当闹事发生时,看看事件现场,再看看路程表,不管事情怎么发展,都丝毫不能影响我要在下一站下车。

   但是大家同样也忽略了一点:遭遇风险并不是某个人的特权,每个人都可能在某个时刻遇到危险,路遇无礼冒犯的醉汉、钱包被抢、与歹徒搏斗…如果在那个急需求救的时候,仅凭一己之力已经无法自救,而周围的人却视而不见,这个时候,我们要承担的后果可能要比那个被推出地铁的女孩儿严重百倍。也只有当自己深处险境的时候才会发现,袖手旁边的人和加害者有什么区别。他们不过是一个选择了伤害你,而另一个则主观上默认了这种侵犯。你呢,当你在心里呐喊,人心为何如此冷漠时,是否又会想起自己曾经围观过的一场又一场闹剧,而现在的他们,不过是当时的你罢了。